第(1/3)页 第424章 确定下一个方向 胡来眉头皱了起来,有些意外。 一直以来,在他印象里,国内的火箭发动机技术还是很厉害的。 虽然商业火箭不行,但国家队这么多年的长征系统运载火箭还是将大大小小各类卫星成功送上天,甚至连“祝融号探测器”都送到了火星上。 但没想到。 今天庞大龙突然告诉他,目前无法实现“可回收火箭技术”的主要原因竟然是因为国内的火箭发动机性能不够。 这……着实有些意料之外。 他目光看着庞大龙,心情也平静下来,准备认真听庞大龙的介绍。 “老庞,你仔细讲讲。” 庞大龙接过张厂长递过来的茶杯,也不拘谨,说道: “老板,说到火箭发动机就必须得先说说整体的运载火箭了。” “我就拿我们国家最大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来举例吧。” “现在长征五号已经实现了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听起来运力二十来吨不多对吧?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为了达到这25吨的运载能力,长征五号的起飞质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69吨!” “换句话说,实际上长征五号火箭点火发射时,要推动的已经不仅仅是25吨的有效载荷,还有本身八百多吨的重量!” 八百多吨! 庞大龙第一句话就让胡来有些惊讶。 在此之前,他确实对运载火箭的起飞质量什么的没怎么仔细了解,庞大龙这么一说,不禁微微点头。 “八百多吨,所需要的推力确实不少啊!” “没错。” 庞大龙看了胡来一眼。 见胡总兴致颇高,更加卖力地介绍。 “老板,我们上过初中物理都知道,一个物体从静止到运动,最开始所需要的推力肯定是最大的。” “特别是像长征五号这种起飞质量高达870吨的,又是垂直起飞,要想从静止状态启动并且不停克服地球引力向上加速做功,那更是需要巨大的动能。” “如果……” “我说是如果您来设计长征五号的话,在‘卡门线’以内,也就是从静止状态点火,直到飞抵大气层这一段距离,您会选择什么样的发动机?” 什么样的发动机? 面对庞大龙的提问,胡来略一思索,随即迟疑地说道: “当然是给长征五号安装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一个不行就两个,总之提供充足的动力让它先飞起来,从而获得一定的速度冲出大气层!” 话音刚落,庞大龙脸上立即露出笑容,说道: “没错,老板!” “不管是以前的苏联还是现在的我们,都是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长征五号上就是采用了两台60吨级高比冲的氢氧发动机‘yf-77’作为主推力,再加上8台120吨级高推力‘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组成的四个推进器。” “总计两台发动机、四个推进器一同捆绑组成一级火箭,助力长征五号顺利进入‘卡门线’!” “反正一旦一进入‘卡门线’后,一级火箭就将分离,一级火箭的任务也就此完成了!” 胡来点点头。 可就在这时,庞大龙突然话锋一转,说道: “当然!” “如果是正常发射,这样的组合没有任何问题,反正只要把火箭送到‘卡门线’就算完成任务了嘛。” “但是,一旦涉及火箭回收技术,这样的组合就有问题了。” 哦? 胡来神色一亮,等待着庞大龙继续说下去。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刚才老板您也讲了,为了应对八百多吨的起飞重量,所以必须用上大推力的发动机,可以说是越大越好。” “但是……” “在实际的过程中,从火箭发射到火箭抵达‘卡门线’完成分离,整个一级火箭里的燃料基本都将耗尽,这时候一级火箭的重量实际已经不到当初起飞时重量的10%。” “这就意味着一个尴尬的问题。” “‘一级火箭’重量大幅度降低,质量太轻,一旦发动机点火反推,我们使用的大推力发动机将出现推力过剩,即使是发动机的最小推力也会让‘一级火箭’根本落不下来。” 胡来为之一愣,马上就明白庞大龙的意思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