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乔维安的野望-《绝世外科医圣》


    第(3/3)页

    整个上午过去了,下午的辩论还是老样子。下午,祝良选的心思并不在辩论的顶端,而是坐在那里时不时的沉思。

    辩论结束后,礼堂里的人都退了。过了今天,校庆基本结束。校庆的安排虽然很简单,但也是来参加校庆的校友想要的。

    毕竟这些校友都有自己的事情,这个校庆一周是不可能举办的。说到底,这次校庆只是为了建立联系。否则,像乔维安的同学周天这样的人是不会来的。他们刚刚从事医药卫生,现在是建立联系的时候了。

    你没见过周天吗?他不时地发出名片,不停地与人交谈。基本上所有来这里的人都有这个想法,只有少数人是来怀念原来的校园生活的。

    坐在观众席上的校友陆续离开后,祝良选依旧坐在椅子上,依旧静静地思考着。见到祝良选后,其余评委、项邦佑和部分校领导都没有离开,也不敢打扰祝良选的思考。他们只能离开袖手旁观,静静地等待。

    祝良选不走,乔维安也不好意思离开,只能坐在座位上等她。

    一点一点,过了半天,祝良选才慢慢抬起头来,环顾四周。他看到乔维安坐在他旁边,凝重的看了乔维安一会儿,说:“小雨,今天的辩论你也看得透啊!中医正在衰落,不仅是民间,就连这些培养实习生的学校也开始在中医领域失去立足之地。如果学校多讲中医,今天的辩论也不一定会输。现在的学校呢?中医的知识都记在课本上,没有灵活运用。甚至在我怀疑讲课的时候,老师只告诉实习生这些课本里有什么!”

    听了祝良选的话,乔维安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当然知道祝良选说的是实话。他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实习生,毕业于纯中医班。

    但当初80%的知识是西医,只有20%是中医。这20%还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死知识。而且考试的时候,课本上也出现了一些东西,直接死记硬背。

    一般中医论文只有最后一道题是应用题,但是95%的实习生回答不了这些题,所以这些实习生基本不回答最后一道题。毕竟最后一道题他们就算不做,也能过。

    而前面那些题,只要是考前惊喜,通过考试都没有问题。

    而乔维安上学的时候对西医不感兴趣。他没有回答试卷上的死记硬背。一般他只回答最后一个问题。虽然他没有实践,但他的祖父告诉了他知识。要回答这么一个普通的问题,还是没有问题,而且在乔维安看来,只有最后一个问题有点技术含量。所以乔维安总是只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明白了,啊中医!希望它的传承不要断了,但这样下去,几十年后真的不好说!”

    乔维安听了祝良选的话,也叹了口气,说中医的没落他也无能为力。

    更何况在普通人眼里,他不会在乎你是治标不治本。只要他能迅速照顾好自己的病情,不耽误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就好。那不关你的事,那是西医的优势。

    所以,这场辩论的结果,乔维安早就预料到了。

    看到这个结果,包括祝良选在内的很多人都无奈的摇头。这些人大多是中医,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人。

    要知道,这个中医学院刚成立的时候,有两个中医班,根本就没有西医,这也是当年叫中医学院的原因。

    这么多年来,西医逐渐显示出了活力,学院的反展也陷入了瓶颈。每年都很少有人报考中医学院。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在中医学院开设西医课程。

    这里设立西医后,是国家重点大学,所以很快就挤满了人,西医系的成员越来越多。渐渐的,连仅存的几个中医班都改成了中西医结合。

    这样一来,这个中医学院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西医学院,中医班的那些同学也是以西医为主,不然就没人来学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了中医的没落。

    甚至这些参加辩论的同学都是中西医结合班的实习生。这些实习生学习的重点是西医,中医的一切都记在书上。如果他们能辩论西医就奇怪了。

    现在这些实习生的中医水平,如果很难说的话,可能没有他店里的罗旭那么多知识。现在这些实习生恐怕连药材的药性和药理都记不住了!所以,不得不说,这是中医的悲哀。

    要知道,这可是全国重点中医药大学,而且是因为大神祝良选站在他身后。即便如此,他也发展成了现在的他,所以剩下的中医院校可想而知。

    不过,这也是正常现象。一些正宗的中医秘方掌握在那些中医世家手里,谁也不会和别人分享。所以这些实习生就算学中医也会学一些皮毛。如果他们想学中医,就必须向那些中医世家学习。

    而去学习那些中医世家的医术,观察几年后会被造谣?即使经过几年的观察,如果我同意教你,也要十几年才能学会,十五六年。到了学徒期,这些人大概四十岁左右,人生最好的十年都是在这方面度过的,不一定能学会,所以中医在现在的社会已经完全没落了。onclick="hui"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