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番外篇(4)最好不过再相见-《掌门妖娆:夫君榻上请》


    第(2/3)页

    这会儿勉强的拍巴掌声惊醒了这几位少爷,听到来自同学们懒散的鼓掌声几位大神回了神大概是这位教导主任绘声绘色的长篇大论个人演讲完毕了,即将开始会走上台应该是今天的‘主演了’。

    只见从舞台的出口处走来一位身着宝蓝色礼服,脚踩一双芭蕾舞样式的裸色皮鞋,微笑着向舞台中央首先向大家一个答谢礼后,台下是掌声响起来,那拍巴掌的声音估计那爪子都应该拍红了,而且还有同学们时不时的叫着思晨的名字,那气氛可是相当热情相当活跃,比那位教导主任的死气沉沉这可是热度升温了到了极点,估计这位教导主任看到同学们对自己和思晨的区别对待心都要碎成渣渣了。

    思晨从上台开始某位少爷的眼神就粘在了思晨身上,好像是从那深山老林出来从来没有见过美女的土财主一样盯着人不停的看眼都不带眨一下的,让他旁边的几位都有点忍不住又想调侃这位柳大少了,可偏偏这位少爷还不自知!

    已经坐在钢琴旁的思晨首先为大家演奏的开场曲是《欢乐颂》,听着欢快的旋律让人的心也不觉欢快了起来。看着一双玉手不停的在黑白键上来回跳跃,弹奏着美妙的乐章。

    一曲终了,台下的粉丝们开始集体点了古筝演奏,于是不多时台下就送上来台来一架古筝,至于曲目就是《十面埋伏》,《十面埋伏》这首曲子主要是乐曲以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歌颂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全曲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听着一开始就是急促的调子,仿佛把人一下子从山秀水美的陶醉中拉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黑屋子中,心不可避免地震动,忐忑不安。随着曲子的越发急促,心跳也加速,仿佛每根弦都扣在了心上,让人紧张不安,仿佛黑暗的屋外有危险在靠近,但从这旋律中可以想见当时被敌人渐渐包围的紧张与恐惧。随后曲子暂缓,心神也随着稍稍放松,但这放松只是短暂的,马上曲调又渐渐急促,调子也铮铮有力,每一个音调都是急速跳跃的,跳跃声不断增大、变急,每一次跳跃都带动心灵的震颤。当时的脑海中是没有空间去多做他想的,只能跟着曲调感受那种压迫神经的急促与紧张。仿佛置身的黑屋子越变越小,眼看着就要变成坚固的牢笼,置身其中忍不住拼命挣扎。音调在这最高最急处却戛然而止。不,不是,还是有音调传出的,只是这时的音调低若未闻,慢慢体会,细细品味,仍能感受感受到它的急促,仿佛是紧张的密谋,如同暴风雨来临的平静。果然,随后曲调渐大渐急,电闪雷鸣般的气势,让人无端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杀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让人不禁紧张颤动。坚固的牢笼最终形成了,牢中人只有殊死顽抗,奋力一搏。杀气顿消,原来曲子已罢。

    好一会儿台下才又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原来台下的人有一分钟才反应过来,偶像已经弹完了可是他们还沉浸在其中,说实话思晨若是没两把刷子怎么可能受到这多人的追捧呢!

    接下来大家又点了一曲千古悲曲胡笳十八拍, 它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据说这《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却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不得不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台上虽说演奏的是悲曲,但是丝毫没有影响那几位少爷在讨论他们的计划。

    “哎,问你哪!你追求女孩比较有一套,来教教本少爷我怎么追女孩,怎么能讨得女孩开心。我可是诚心向你取经的,如若成功了定会重重的犒赏你的!”柳大少显然是忘了前一秒还损人家,这一会儿又寻人求人帮助自己,希望这位仁兄不会记仇给他能出个好主意。

    “一般的女孩就是请吃饭,请看电影,请唱K了,但是台上那位可不是普通女孩你可要给她想要的诗情画意才好!像那些纸上谈兵的东西你用在台上那位身上我估计你会死的很惨!”凌宇轩笑眯眯的看着柳云晨道,那样子好像已经看到了旁边这位是怎么吃瘪的似的。

    “诗情画意?怎么样才是诗情画意呢?”柳云晨低头思索着。

    “你可笨死得了,抛洒花瓣雨啊,多诗情画意啊,你想想她在演奏你从咱们礼堂的顶部抛洒花瓣雨多好的画面感,多美啊想想都觉得感动!”凌宇轩闭着眼假想着画面道。

    咱们这柳大少那可也是行动派,不多时就打电话吩咐人务必在五分钟内送来他所需的花瓣和他突发奇想又要的烟花后,就挂断了电话去准备了,他一定要给思晨一个难忘永远记着自己的美好时刻。柳大少就是柳大少五分钟他吩咐过的人还真是给他送来了花瓣和烟花,这速度你就是坐着飞机都难赶上了……

    现在不亏是科技时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科技做不到,就像这亚斯亚蒂学院的大礼堂,这玻璃屋顶还能从上面打开这真是太震撼了吧,柳云晨让人打开了礼堂上方的玻璃屋顶,又让人准备开始抛洒花瓣雨,他一手拿着遥控一手拿着对讲机就开始他的下花瓣雨行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