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屠宰厂来了新员工-《山村养鸡大亨》


    第(2/3)页

    签了合同,然后公司拿到了学生的派遣证,  就可以按照要求到学校里面提学生的档案,然后提了档案之后呢,就可以给学生办三险一金等。

    合同上面写着,要是想要违约呢,是要交违约金的,要不然公司不会放你的档案,所以说只要签了合同,那些犹豫不决的学生也得考虑考虑了。

    最后,农大公司的招聘持续了两周的时间,总共招聘了一百六十三个大学生。

    然后赵青山心里其实也有数,就算是这签了合同的一百六十三个大学生呢,下一步也肯定有不来的。而这来了的呢,也肯定有干不下去然后下一步跳槽的。

    对于这一百六十三个大学生,赵青山是非常期待的。

    2005年毕业的大学生,是2001年高考考取的大学生,虽然说这时候大学已经扩招两年了,但是能在2001年考取大学的高中生,还算是非常有实力的。

    能考大学,说明学习能力强,就是人才了。然后招聘到了人才之后呢,就看下一步怎么用了。

    屠宰车间这一次要了二十名大学生,有省财经大学毕业的财会专业的大学生,也有省农大毕业的动物学的学生,甚至还有泉城交通学院毕业的桥梁检测的学生。

    赵青山有种想法,因为在上大学之前的高中时代,大多数高中生对于大学里面的专业了解非常少,然后导致很多人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学校和城市,对于专业却没有多少考虑,然后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所选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呢,这是很讨厌的事情,然后逃课啊,考试不及格啊等等的事情,就很正常的发生了。

    在2005年这个年代的时候,信息虽然说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但是在网上也几乎查不到多少有关填报志愿的介绍。

    然后,结果就是在大学毕业之后选工作的时候,又不喜欢本专业的相关工作,往往挑战个跨专业的。

    国内大学生工作专业不对口的情况非常普遍,就以学校里面为例,一个初中里面英语教的最好的往往是学体育的,而体育教的最好的呢,可能就是学数学的了。

    所以赵青山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对专业什么的根本就没提什么要求,反正主要考虑的就是毕业院校以及毕业生择业兴趣。

    反正,赵青山知道,那些上大学的,也没几个认真学自己的专业的。

    反正,招聘的新员工,到了公司之后,还得重新培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