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午夜惊魂-《大明除妖人》
            
            
            
                
    第(2/3)页
    他就觉得不妥,只是后悔也晚了。
    “嗯。”
    黄瓦匠却没有多想。
    他将点燃的火绳放进一团刨花木屑里。
    佝偻起身子吹了几下,见火势渐起。
    又用小铲子慢慢送进了灶膛里。
    等生好灶火之后。
    这才把那火镰拢在掌心。
    几根满是老茧的指头轻轻摩挲着。
    黑里透紫的老脸上尽是惆怅追忆之色。
    “这还是当初你娘的陪嫁呢!”
    说着,黄老汉缓缓仰起头。
    似乎连抬头纹上都写满了‘郑重’二字。
    “旁的事情你记不起来也就罢了,可你娘,你千万不能忘!
    当年若不是她舍命救你,你如今都不知被埋在何处。”
    或许是被黄老汉话语中的情绪所感染。
    又或许是源自这具身体的血脉本能!
    黄玉书再次忍不住脱口追问:“我娘是如何没的?!”
    “唉。”
    黄老汉苦叹一声。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进了关,没打下京城。
    却把咱们雍县祸害的不轻.......”
    “你娘、隔壁林秀才他娘,还有你达叔的婆姨。
    她们都是那一年没的。”
    “当时我和你娘走散了,那年你才八岁。
    她为了引开鞑子的追兵,把你藏在草垛里!
    结果自己.......自己却.......唉!”
    话说到半截,就渐渐没了声儿。
    感受着那无言的叹息,黄玉书也只能默然以对。
    半晌。
    老汉似是收敛了沉重的心绪,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
    “去屋里歇着吧,等饭得了!
    我再来叫你。”
    刚起个头,就被老汉给聊死了。
    虽说心里还有许多疑问。
    黄玉书却也只能闷声应了,默默回到屋里。
    不过等到独处之际。
    他将方才的对话重新捋了一遍,却又禁不住亢奋起来。
    嘉靖二十九年‘自己’八岁。
    而眼下。
    自己应该是在十六岁到二十岁之间。
    下限出自李红袖的称呼!
    上限则是因为‘自己’尚未成家。
    也就是说。
    眼下应该是大明朝中期。
    嘉靖帝后期。
    三十八年到四十一年之间。
    这不正是《大明王朝1566》的剧情。
    即将展开的时间段么?!
    也就是说严党倒台在即。
    自己只要想方设法抱紧......抱紧.......
    那货叫什么王爷来着?
    黄玉书亢奋的脑袋突然卡壳了。
    作为一名资深【伪】历史爱好者。
    他当初也曾五刷过这部神剧。
    可那毕竟是十几年前的记忆了,冷不丁一回忆。
    脑海里就只余下大致脉络。
    以及居中几个最出彩的人物。
    比如嘉靖、严嵩、严世蕃、海瑞。
    徐阶、胡宗宪、谭纶、张居正等等.......
    哦!对了。
    还有闫妮饰演的李王妃。
    也不知当下她生了小世子没?
    要是还没生,倒是可以去烧一烧冷灶。
    只是.......
    自己一介瓦匠,要怎样才能接近王妃?
    尤其是在大明朝的背景下。
    匠户似乎还是终身制的低贱行业。
    联想到这里。
    黄玉书的思路再度卡壳了。
    琢磨了半天也不得要领。
    最后也只好暂且按捺住攀龙附凤的心思。
    还是先扎扎实实地做点安身立业的小买卖。
    等日后有了本钱。
    再往那泼天的富贵上靠,也不为迟。
    话说.......
    肥皂和白酒到底该怎么弄呢?
    自己一文科生,干的又是金融销售。
    可从来就没关注过这方面的。
    不对!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把借尸还魂的事儿蒙混过去再说。
    从‘李计较’临走时丢下那句话来看。
    她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揭穿自己。
    但这只是暂时的。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最好还是琢磨出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可到底该该怎么办呢?
    ~~~~~~
    “玉书!玉......”
    几炷香过后。
    黄瓦匠挑帘子进了里间。
    却见黄玉书歪在床头,似乎正睡的香甜。
    黄瓦匠愣怔了一下,突然一声大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