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新款再立项!-《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2/3)页

    即使暗搓搓,他也没敢重仓,只是小赚了一亿美刀。

    如果李杰知道陈道俊的只挣了那么点,他一定会让这小子多学,多练。

    国际关系,宏观经济都没学到位啊。

    期货、外汇,哪个市场不比股市挣得多?

    这一次,李杰狠狠发了一笔老美的国难财,仅仅半个月时间,整整赚了五亿美刀。

    就这还是资金量太小。

    如果他手里的筹码足够多,挣个十亿八亿,那是轻轻松松。

    再多?

    那不符合他的策略。

    那么大一笔资金,很难瞒过资本市场的嗅觉。

    闷声发大财才是最佳策略。

    有了这笔钱,以后他也不用隔三差五的盯盘,这五亿美刀,他要做长线投资。

    理财真正正确的做法从来不是什么炒短线。

    长线,超长线才是正确的理财观念。

    跑赢通胀,并年利润8-10个点,那就够了。

    当然。

    股票只是资产分配中的一环。

    正儿八经的超级富豪,从来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全球化、多元化、专业化配置才是核心。

    股票、控股公司股权、国债、基金理财、商业地产、收藏等等,越是分散,越安全。

    相比于快,稳更重要。

    全球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底层逻辑是稳,稳稳地增长,稳稳地传承。

    “欧巴,你真是担心死我了。”

    虹桥机场,看到李杰安安全全的走出来,李海仁连忙上前抱住他。

    “最近这段时间太危险了,我们不要再坐飞机。”

    “好,不坐。”

    李杰短时间确实没有全球跑的计划,最多偶尔去一趟香江。

    去那边,先坐飞机去鹏城,再转道罗湖过关,全程都是国内的航司。

    国内有多安全,那不用说了。

    稳稳地。

    很贴心。

    “社长,欢迎回来。”

    接着,金秘书主动进入工作状态,把最近的经营状况汇报了一遍。

    一言以蔽之!

    销量猛猛增加!

    广告植入这一环,走对了。

    从去年开始,起亚植入的影视剧陆陆续续播出,这年头,娱乐活动又很少。

    电视台依旧处于黄金年代。

    虽然即将进入黄金时代的末期,但距离衰落,至少还有十年。

    曝光度增加的同时,起亚线下的销量也跟着增加,由李杰经手的设计,始终保持领先半个时代。

    新颖的外观,很吸睛。

    每一辆开在路上的起亚汽车都是行走的活广告。

    眼下,起亚汽车的销量已经走上了正循环,随着经销商门店的陆续落地,可以预见,起亚的员工要加班了。

    加班文化虽然不好,但只要钱给得够多,都不用李杰号召,员工们就会嗷嗷叫。

    特别是国内招聘的员工。

    这年头,大部分人手头都不宽裕,你让他天天八小时,人家还不一定愿意。

    “新员工的招聘培训做得怎么样了?”

    上车之后,李杰问起员工培训的事。

    “第一批正在轮岗。”

    金秘书如实道:“第二批员工的招募工作正在进行。”

    “这样吧,把第二批招募人数提高到200人。”

    “200人吗?”

    听到这个数字,金秘书有点惊诧。

    这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起亚汽车目前在职的华夏员工不过500来人,算上第一批的100人,再加200,那就是300人。

    都占到‘老员工’数量的一半以上了。

    “嗯。”

    李杰点头道:“200人,接下来,工厂的销量会迎来一波大涨,需要更多的员工。”

    “好的。”

    金秘书记下了这项命令,他猜测,多出来的人,可能跟国内有关。

    再者说,华夏这边的人工成本比较低,在国内招一个人,这边能招八九个。

    “还有,研发部门继续招人。”

    李杰又下发了一条指令。

    “马自达、丰田、本田那边的工程师可以多挖一点。”

    造车方面,小日子确实有几把刷子。

    挖人是很正常的行为。

    哪家企业扩张不挖人?

    不过,李杰挖人不是想从马自达、丰田、本田搞出什么东西来,他只是多招一点研发工程师。

    为接下来的新产品开发做准备。

    开发一款新车,其实很漫长,起亚之前推出的‘新品’,并不新,很多技术、平台都是之前的老产品。

    套壳而已。

    包括即将发售的SUV,平台也是老的,只是外观设计比较领先。

    没办法。

    不是李杰不想搞,而是从头到尾开发的周期太长。

    正常情况下,一款新车在设计和调研环节就要半年到一年时间。

    明确目标客户、竞品分析、成本控制、外形设计、底盘、动力、制动等等设计,任何一项都少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