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零章 河西会盟,世家和解-《晋末多少事》
            
            
            
                
    第(2/3)页
    顾淳顿时大喜,凉州虽然是东西交通要道,商贸发达,物质生活上什么也不缺,但是这天气和风景让出身江南的顾淳的确有些不适应。
    之前顾淳就心里清楚,顾昌作为顾家的代表,领交州刺史,实权在手,自己这个凉州刺史就很难有提拔的空间了,因此心态早就已经放平,年轻一辈们爬的更高,年老的自然要让路。
    但是现在杜英打算提拔他,这单纯是因为顾淳这些年的功绩么?
    顾淳自然不相信。
    这更像是已经打压世家这么多年的陛下,在释放一个缓和的态度。
    那些被压着难以提拔、不得不给一些寒门弟子让路的世家子弟们,显然也终于看到了曙光。
    杜英当然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提拔顾淳,就是让看上去公正,但是实际上也的确在压制着世家的人才选拔和晋升制度彻底回归正常。
    四五年过去,世家的田地多半已经被瓜分,官场上的关系网也多半已经四分五裂,那些门生故吏经过多年的考核、筛选、调任,多半也已经天各一方,相互之间的联络早就已经中断。
    可谓是沧海桑田。
    此时世家子弟再次正常步入官场,所看到的已经是同样成长起来的寒门子弟甚至是寻常布衣,而那些可以和他们官官相护的同侪、长辈们,也都已经无从联系。
    世家结党抱团的土壤已经没有了,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所以杜英也不介意让这个群体再一次回到舞台上,毕竟新崛起的寒门和布衣派系,在治理国家上仍然还存在诸多见识短浅和不足,这是他们的成长环境所带来的桎梏,是他们和世家子弟相比,几乎只能通过多年的历练和经验才能弥补的。
    可是飞速发展的天下,又很难给他们这么多时间。
    世家子弟的重新登场,无疑会带来更多经验和更多思考的方向。
    杜英和世家的和解,也意味着给了残存的世家一条活路,避免这些泯然众人矣的世家仍然隐怀怨恨之心,暗中积蓄力量,还不知道最后会扇动什么样的风暴。
    毕竟杜英本人作为新的秦朝的皇帝,和那位始皇帝一样,也是倾向于皇帝应当时常巡视山河万里,了解疆域的广阔和百姓的疾苦。
    而在这个过程中,鬼知道世家余孽们会不会给杜英也来上一出“博浪沙”,所以打压的差不多了、已经难以死灰复燃了,那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顾淳沉声说道:
    “臣下入京之后,定然向天下宣扬陛下的仁义和知人善任。”
    向世家寻求和解,自然不可能杜英主动说出来,而是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无声无息的解开桎梏的过程。
    顾淳的提拔,或许只能作为一个潜在信号,而只有顾淳主动发声,各种暗示甚至明示,大家才能心里更有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