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高氏与尔朱氏最大的区别是获得了底层民众的 拥护。 北方的士族可没有南方的同类活得舒坦,他们也知道如今朝廷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一直战战兢兢,生怕小高王又来宰一刀,想想他对佛教做的那些事吧,连人家的佛像都给熔得差不多了。 如今相当于是按照成本价,将粮食卖给高澄,还得分期付款。 高澄还不是免税几年,而是每年免去部分定额的税赋,付款年限进一步拉长不说,分明是在精打细算,防止自己少收了税。 但相比较被强征,世家大族们倒也能接受,毕竟哪怕是成本价,自己也没亏损,虽然付款年限拉长,可这些家族也不是只冲着几年,十几年去的。 更为关键的是能让高澄念这份情,以后别老没事来祸祸他们。 想当初,高澄掌权前,哪家不是田亩、隐户、奴仆数不胜数,结果高澄三刀砍下来,清查田亩、索括隐户、用人头税逼迫门阀释放大部分奴仆,不止为国家积聚大量财富,更将士族们的实力一削再削。 高澄如今也确实没有再继续打压士族的想法了,毕竟兔子急了还会红眼,此番巡视地方,安抚士族也是主要任务,对于这些士族,怎么也该扇一巴掌,揉三揉。 …. 而最先被高澄揉搓的,便是梁州的荥阳郑氏。 荥阳郑氏如今的日子可谓江河日下,从原先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未汉人四姓,到如今却落在了河北四姓五族之后,沦为二流门阀,却也怪不得人,只能说是站错了队。 当年孝庄帝杀尔朱荣,深受元魏厚恩的郑氏自然是选择追随魏帝,时任豫州刺史,平昌公郑先护被元子攸授予大都督、兼尚书右仆射,抵御尔朱仲远,也就是他不给前来驰援的贺拔胜开门,导致贺拔胜兵败,投降尔朱仲远。 郑先护自己也没好到哪去,部众逃散后投降南梁,不久被尔朱天光诱回北方杀害。 元子攸受擒后,荥阳郑氏也遭了尔朱氏清算,但好在他们并未如弘农杨氏一般直接参与杀害尔朱荣,倒也逃过了灭族之祸。 也许是被弘农杨氏的惨烈下场给恐吓到了,荥阳郑氏没有参与高氏信都建义,毕竟不同于河北四姓五族们天高皇帝远,就在河南腹地的荥阳当时正处在尔朱氏的兵锋之下。 错过了这一风口,荥阳郑氏又怎么比得过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与高氏一同创业的河北大族。 高澄当初获得官吏任免权后,第一件事便是将段韶任为当时的西兖州刺史,用以防备荥阳郑氏,可见他的提防。 小高王的防备心并非没有缘故,原时空中西魏东出的过程中,荥阳郑氏也是在其中出了力的。 郑先护之子郑伟与同宗郑荣业,就曾在陈留集合上万百姓反叛,攻克梁州,生擒东魏梁州刺史与陈留郡守。 毕竟没赶上高氏创业,又身处河南腹地,眼看高欢在沙苑大败,两头下注也符合家族利益。 不过这一时空高澄没给荥阳郑氏脚踏两条船的机会,就连原本应该跟随独孤信去往关西,随后在与东魏、北齐战事中有出彩表现的郑伟,也因为高澄堵死了宇文泰东出之路,以及自身不受高澄待见,而在家中郁郁不得志。 谁叫他在另一时空曾嚷嚷: ‘今嗣主(宇文泰)中兴鼎业,据有崤、函。河内公(独孤信)亲领众军,克复瀍、洛,率土之内,孰不延首望风。况吾等世荷朝恩,家传忠义,诚宜以此时效臣子之节,成富贵之资。岂可碌碌为懦夫之事也!, 太过振聋发聩,就冲着那句‘况吾等世荷朝恩,家传忠义,诚宜以此时效臣子之节,,小高王也不想用这人。 冲阵之将而已,自己麾下多的是这样的将领,而且个个忠心耿耿,又怎会去在意郑伟 这个历史上都督十五州诸军事的西魏大将军。 但没人知道高澄内心的想法,郑伟正一门心思等待齐王车架来到荥阳,希望自己能够为王业贡献绵薄之力。 若是庸人也就罢了,郑伟如今二十六岁,练就一身本领,胸有满腔抱负,又怎甘于碌碌一生,然而这些年来,却苦于投效无门,这一次高澄出巡,将在荥阳落脚,机会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了。 …. 「子直,且放心,都已经安排好了。」 眼看一贯粗犷威勐的郑伟坐立难安,同族郑顶安抚道。 郑伟嗯了一声,他倒不是安排了人要谋刺高澄,其实所谓‘世荷朝恩,家传忠义,诚宜以此时效臣子之节,也只不过是在起义时蛊惑人心的话术。 真要是愚忠之人,又怎么会做北周的重臣。 此番不过是按照高澄的喜好,准备为他进献一位寡妇。 那寡妇也是出自荥阳郑氏,曾嫁骠骑将军李槐,李槐死后一直守寡在家,容貌甚美,不输同族的郑大车,号为郑夫人。 唯一的缺憾是年岁大了点,已经三十一岁。 不过郑伟听说元明月都三十三岁了,依旧荣宠不衰,便也觉得这位年长自己五岁的族姐还是有希望能得齐王欢心,毕竟模样身段都摆在那里。 高澄此番去往荥阳,自然是冲着荥阳郑氏去的,哪怕这个家族的声望相较于以前,有所衰微,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也就四姓五族能压它一头。 当然,小高王不是来找麻烦的,而是为联姻而来。 历史上荥阳郑氏嫁入高氏的女子不再少数,比如高殷的郑良娣、高长恭的兰陵王妃等等。 如今高殷才满周岁,高长恭更是连影子都没见到,自然不可能是为他们选妻。 这一次出巡,高澄已经计划好了为一众兄弟订下娃娃亲,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堂弟高睿。 高澄也以替高睿寻找合适人家为由,让元季艳随行,一同跟随车驾的还有郑大车,她被从瑶光寺里暂时接了出来,回家省亲。 郑氏不复以前的荣光,但不代表朝中无人,郑述祖便是其中领袖人物,当然说是领袖,也不过是矮子里面拔将军。 多少付出,多少回报,不曾参与信都建义的荥阳郑氏如今与高氏关系最近的郑述祖,在高欢一朝时,也不过是相国右长史。 听上去似乎位高权重,但是在高欢与高澄分割军政权力的背景下,所谓相国右长史又能有多少权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