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北上晋阳-《重生北魏末年》


    第(2/3)页

    尔朱荣死后,尔朱兆继承晋阳,随后发兵洛阳,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受元子攸诏令,出兵袭击秀容、晋阳。

    作为尔朱氏低级幕僚的王士良被俘虏,送往河西。

    纥豆陵步蕃被高欢、尔朱兆联手袭杀后,纥豆陵伊利上位,他对王士良的能力十分看重,提拔为右丞,并嫁了孙女给他。

    纥豆陵伊利被高欢击败后,为了安抚其部民,王士良又被高欢起用,成了中外府众多幕僚之一。

    历史上王士良就是大都督府司马,协助高澄掌控京畿军,那一年原主十五岁,甚至可以说王士良是最受原主重视的军事幕僚,往邺城篡位,将晋阳兵权交给了王士良。

    若非高洋隐瞒高澄死讯,利用大将军府督护唐邕骗取王士良兵权,高孝瑜未曾没有上位的可能。

    王士良再是小心谨慎,也想不到恩主会死于厨子的刺杀,只以为当真是高澄召他前往邺城。

    事后,高洋为了惩戒在晋阳并不支持自己的高澄部将,将他们统统降爵,名义上授予高位,却从来不肯给予实权,王士良就是其中代表人物,被闲置十年,直到高演篡位才被重新起用。

    小高王很早就对王士良起了心思,可惜他被捉去了河西。

    当纥豆陵伊利被击破后,高澄麾下也没有了高级幕僚职位能够容纳他。

    如今高澄正在加紧对河南各州郡刺史的掌控,原有的高级幕僚大部分都将如同杨愔一般外任州郡,职位空缺急需有人来补,高澄便重新瞄上了王士良。

    这也是高澄执意要来晋阳与高欢商议樊子鹄一事的原因。

    步入议事堂,高澄将收到的信件交给高欢,高欢看后,皱眉道:

    “侯渊此人不可信!”

    倒不是不相信樊子鹄等人叛乱,而是不相信侯渊真的如信上所言的忠诚。

    在高欢心中一直有一条线,那就是韩陵之战。

    凡是韩陵之战后,对尔朱氏痛打落水狗的降将,高欢一个都不信任,侯景虽然是韩陵以后归降,但他并未参与清算尔朱氏。

    而韩陵之战前,坚定站在自己一方的将领,他都看做是自己人。

    这其中有三个例外,斛斯椿、贺拔胜、以及侯渊。

    斛斯椿、贺拔胜自不必说。

    侯渊纯粹就是因为深受尔朱荣信赖的过往,以及广阿之战后毅然投降的坚决,这样的人物让高欢不敢信任他。

    否则韩陵战前也不会刻意让高澄举尔朱兆因贺拔胜反叛,要杀贺拔胜的例子恐吓侯渊,逼他死战。

    另一个原因则是樊子鹄、大野拔、侯渊三人联络密切的消息,高欢、高澄父子都有耳闻。

    高家父子让人生轨迹与贺拔胜高度重合的樊子鹄继任兖州,又怎么可能少了对他的监视。

    高澄没有立即反驳高欢,他只是援引了尔朱荣一句话,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