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民间银票,虽以金银为本,可称之为有锚,但其规模太小,信誉仅限一地或数地,功能单一,多为存取汇兑,只收取管理费,格局未开,难以成为大乾之基石,反而可能成为地方豪强盘剥百姓,积聚私财的工具。” “想明白这一点,这便简单了。” 高阳缓缓起身,看向崔星河道,“崔大人所忧虑的是流通与安全,是朝廷的威严被取代!” “那我问崔大人,若有一种机构,由国家背书,信誉卓著,于大乾各郡县要地皆设分号,商人可将银钱存入甲地分号,获得一张标准凭据,凭此可在乙地分号全额兑取出金银,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如此,既能解决流通安全问题,又能将汇通天下之权柄,收归朝廷,你觉得如何?” 此言一出。 崔星河眼睛骤然亮起,如同黑暗中点亮了两盏明灯。 “妙啊!” “如此一来,商人行商,只需怀揣一纸轻便凭据,安全无虞,省时省力,成本大降,朝廷调控物资,调拨粮饷,效率也将倍增,我大乾商路必定更为繁荣!” 但崔星河兴奋之余,理智迅速回归,眉头再次蹙起:“可是高相,此机构铺设需巨大成本,维持各分号运转,人员、护卫、场地,都需要银子,这仅靠微薄汇费,恐怕难以为继,甚至入不敷出。” “而且,这要如何确保各分号,尤其是偏远之地,皆有充足金银应对日常兑付?一旦某地出现大规模挤兑,消息传开,顷刻间便是连锁崩塌之危!” “事关百姓手中的银子,信誉想要建立极为艰难,摧毁却只在旦夕之间!” 高阳赞许地点点头:“能瞬间想到成本与挤兑风险,证明崔大人确实有才,并非只知其利,不见其害。” “所以,这机构绝不能只是简单的,功能极为单一的汇兑票号,它需要一个全新的名字,承载更宏大的使命,我将其称之为——银行!” “银行?” 崔星河一怔,轻声呢喃着这个陌生的词汇。 “不错,银行,银钱通行之根本!” 高阳目光灼灼,开始描绘一幅前所未有的蓝图,“银行之妙,在于它不仅管存、管汇,更要管贷!” “贷?” 崔星河脑海像是被一道闪电劈开了混沌,似乎抓住了什么,但又模糊不清。 “崔大人不妨想象一下,天下百姓、商户,全都将暂时不用的闲散银钱存入银行,图个安全方便。” “而银行,则可以给予他们一点微薄的利息,作为回报,也是鼓励他们继续将闲置资金存入,聚沙成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