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赚美刀-《从1983开始》
            
            
            
                
    第(1/3)页
    后世的中国企业买遍全世界,现在可没有,尤其还是个拍电影的。
    拍电影的去海外投资,在很多人眼里天方夜谭一样,但从许老板嘴里就说出来了。
    “我有了想法之后,便完成了一个剧本。去年柏林影展,刚好碰到日本波丽佳音、韩国Finecut公司的代表。
    俩家都是做海外发行的。
    波丽佳音已经启动了一项所谓亚洲计划,投资了香港《有时跳舞》、台湾《一一》、日本岩井俊二的一部作品。
    但我觉得太笼统,缺乏针对性,于是提出泛亚合作。
    首先,大陆、港台、韩日、新马泰这些国家,某些文化是相通的,没有认知障碍。
    其次,这些地区都受到了好莱坞入侵,本土市场萎缩。
    而这些地区的观众高达十几亿,即便把大陆去掉,也有2-3亿的庞大市场。
    所谓泛亚合作,即变本土资源为区域资源,通过人才共享、跨境投资、联合制作、发行等,达成市场整合。
    说白了,单纯的外片进入本地市场很难,没有政策优惠。如果联合投资,甚至往里塞几个本土演员,变成合拍片,那么它不仅能进来,还能出口。
    多个市场都能上映,无形中扩大了观众群,且成本远低于好莱坞。”
    “……”
    底下人一脸惊讶,再度超出了思维和自信认知。
    国内市场万马齐喑,一枝独秀,结果这枝独秀不满足对内发展,已在开拓海外了。
    “许总,能介绍下这部电影么?”
    “由天下、阳光、波丽佳音、Finecut四家投资,约2亿人民币(号称)。徐克导演,主演张国荣、巩丽,以及日韩的著名演员。
    过些天在日本开机,我也会赶过去,到时会陆续公布,但你们可能不感兴趣。”
    “为什么?”
    “因为这戏不走内地市场,它是部丧尸片,赚的是外汇。”
    哎!
    一句话,兜头浇了盆冷水。
    有记者问:“许总,为什么不选一部可以在大陆上映的题材呢?”
    “这项合作是长期的,首部片也是试水,如果成功,后续肯定会考虑。”
    “主创是怎么选定的呢?”
    “我提出的项目,自然以华语电影人为主,否则岂不是又给别人做嫁衣?”
    “那你有投资好莱坞的计划么?”
    “看形势。国内对民企有限制,国际对中国有限制,如果可以,我当然想尝试一下。”
    嗯?
    记者暗笑,人家跑去海外投资,这个不限制吧?
    第(1/3)页